传说
唐德宗年间,秋季大考,年轻举子钟馗背负行囊踏上了进京的路途。他生得豹头虎额,铁面环眼,脸上还长着乱糟糟的胡须,相貌丑陋。但人不可貌相,钟馗的文章似锦绣,让时为考官的吏部侍郎、著名诗人韩愈和大学士陆贽大喜过望,朱笔落处,钟馗被点为状元。
然而到了金殿上,德宗见钟馗相貌丑陋,心生不悦,虽有韩愈为钟馗陈情,但皇帝却听取妒贤忌能的宰相卢杞建议:状元须内外兼修,要别选贤才。生性刚烈的钟馗闻言后怒发冲冠,愤然触阶而死。德宗下旨,将钟馗按状元规格殡葬,又封其为驱魔神,以祛人间邪魔。
又有传说,钟馗死后,被阴间的阎王封为“地府判官”。光阴流转,唐玄宗年间的一天,玄宗夜梦有鬼潜入寝宫,窃走了心爱的玉笛和杨贵妃的紫香囊,得手后的鬼被随后赶来的勇士抓住了。询问后,知道捉鬼勇士是触阶而死的钟馗。玄宗梦醒后,宣召吴道子画下梦中人悬挂驱邪,并封钟馗为“嫉恶状元,斩邪将军”。天庭的玉帝随后封钟馗为“天师大元帅”。钟馗成了人、鬼、神一体的偶像,这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仅此一例。自吴道子之后,钟馗画开始流传民间,钟馗也成为家喻户晓的保护神。
史考
我国传统绘画中,钟馗画是民俗画的一种,作用是驱除鬼怪,庇佑平安。玄宗时代,吴道子所绘的钟馗捉鬼图中的人物衣袂飘举,线条遒劲,具有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效果,他的卓绝画技让钟馗画甫面世就有一个不凡开端。五代时期,杭州的吴越王沿袭旧事,在除夕时命画工绘制钟馗击鬼图以求平安。到了宋代,钟馗画由宫廷走入民间,寻常百姓在岁末年初的时候也开始把钟馗画贴到门上。从明朝著名画家文徵明绘制的《寒林钟馗》中可以得知,钟馗画是民间岁末的吉祥物。明末清初的时候,人们在端午节也开始悬挂钟馗像。
旧日的钟馗画作者大都是愤世嫉俗的士人,在画中有所寄托,用钟馗捉鬼图来发泄胸中的不平之气。这些由民间画工绘制或者拓印的画图在迎接祥瑞的同时,也蕴含着人们对政治清明、社会和顺的美好愿望。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赋予了钟馗更具有人情味的性格,让他的生活更丰富多彩:从嫁妹、醉酒,到琴、棋、书、画,狂喜、惆怅……钟馗不再是恐怖的凶神恶煞,他和凡人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欢乐和愁苦,这让我们无端地对这个丑陋的神怪产生了温情。宋代以后,钟馗画家增多,明清时期画家的作品较为常见,除民间收藏外,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和地方馆都有收藏。
灵璧判子
灵璧钟馗画又称灵璧判子,始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经久不衰。宋代元祐年间,灵璧置县时,有一批民间画家聚集在灵璧,初步形成了一个民间钟馗画的艺术中心。北宋时期,画家杨斐绘制的钟馗深得吴道子的神韵,为时人称道。杨斐后来在淮楚一带居住,和灵璧的画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把吴道子的画法传到了灵璧,给灵璧的钟馗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钟馗画总是和历史联系在一起,折射社会现实,其中往往蕴涵着时人的忧思。南宋时期,淮阴画家龚开绘制的钟馗灵动威武,在《中山出游图》中,钟馗和小妹坐在轿上,周围二十多个鬼奴均是元兵服饰,从中不难看出作者的寄物抒怀的抗元意图。龚开的画妙趣横生,灵璧的画家深受其影响,画风为之一变,钟馗的形象变得更加怪诞。清代初年,画家高其佩出任宿州知州,灵璧是他的辖区,高其佩对灵璧画家大加扶掖,使灵璧画界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
明清两代,灵璧的钟馗画业是鼎盛时期,据乾隆年间的《灵璧志略》记载,灵璧“画店林立,画商如云,车水马龙,年复如是,每岁可售数万纸,画工衣食于斯。”对于灵璧钟馗画的地位,清代的齐周华在《名山藏画副本钟馗像赞》中这样说:“由道子画能通神也,无如天下传写,渐失其真,惟灵璧所画,往往不脱道子原格,故世群推之。”1915年,灵璧民间钟馗画师翟光远绘制的钟馗画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作品荣膺金奖,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这是灵璧钟馗画史上将被人们永远铭记的一幕,充满黄土气的钟馗画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留下了自己清奇而又诡谲的脚印。
历代钟馗文化浓缩了上至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的丰富想像和情趣,小说、戏曲、电影、舞蹈、木刻、年画、剪纸、雕刻、泥塑……各种艺术形式中都有钟馗的形象,无数艺术家都驰骋自己的想象塑造心目中的钟馗。和木板年画或门神画不同,灵璧钟馗画采用手工绘制的方式,具有特殊的民间风味。灵璧钟馗画有“民俗、工笔、写意”等风格,流派纷呈,丰富多彩。钟馗的浩然正气和中华民族的血性传统一脉相承,是中华文化不屈精神的象征,这是灵璧钟馗画的艺术魅力之所在,灵璧钟馗画得益于这种传统,被中外专家学者誉为“活化石”,它成了中国民间绘画艺术的瑰宝,灵璧也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灵璧的钟馗画家在历史上名家辈出,到了近现代更是流派纷涌。灵璧钟馗画家中涌现出一大批佼佼者,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更曾经远渡重洋,到异域展出。现在的灵璧古城中,依旧是画店林立,画家云集,画商如云,城中有钟馗的塑像,工厂以钟馗的画像作为徽标,灵璧民间更是几乎人人都能说上几段钟馗打鬼的故事,穷乡僻壤中也往往有人能画上几笔浑厚质朴的钟馗像,灵璧被誉为“钟馗画之乡”,并非言过其实。
灵璧有“钟馗画研究会”等艺术团体,这些艺术团体在研究和育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每到年节,城中常有免费对公众开放的钟馗画展,画家们把得意之作高悬在壁上任人点评鉴赏:坐轿,骑驴,掌剑,执笏,嫁妹,捉鬼,弹琴,醉酒,狰狞,俊美,目光如炬,灵动如电,乘风破浪……千变万化、跃然纸上,向人世间的一切魑魅魍魉发出正义的讨伐,这让一代代的灵璧人受其熏陶,为之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