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流感病毒有哪些型别?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季节性流感主要由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所引起。
3、为什么冬季流感高发?
(1)温度和湿度:低温和低湿环境有利于流感病毒的存活和传播;(2)人群聚集:冬季人们更多地在室内活动,增加了病毒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的机会;(3)免疫力下降:天气寒冷,人体代谢变慢,免疫力相对较低,抵御病毒的能力也会下降,机体更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4、甲流和乙流会同时感染吗?原因是什么?
甲流和乙流是流感的两种不同亚型,二者存在一定差异,相互之间不能产生完全的交叉免疫,感染甲流或乙流后,依然有可能感染另一种亚型的流感病毒。
5、流感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产生的飞沫传播,也可经口、鼻、眼等直接或间接接触方式传播。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
6、感染流感后有哪些症状?
流感感染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患乙型流感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成人多见。
7、流感病程多长,病程变化是怎么样的?
流感病毒感染后多呈现急性、自限性病程。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绝大多数在1周内可恢复,但咳嗽可能会持续较长时间,少数患者的疲劳和乏力症状可能会持续数周。
8、什么情况下要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大部分流感患者为轻症,可以居家治疗。如患者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1)出现高热不退或发热时间超过三天;(2)精神差甚至出现意识障碍;(3)呼吸急促、呼吸困难,胸痛,胸闷等症状;(4)严重呕吐或腹泻,抽搐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9、流感与普通感冒、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人偏肺病毒的区别有哪些?
10、吸烟的人是不是更加容易得流感?
吸烟降低呼吸道的抗感染能力,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和感染,使呼吸道感染概率增加。
11、孩子发烧了,是不是得的就是流感?
虽然感染流感会出现发烧,然而,发烧也可由其他多种原因引起,如普通感冒、细菌感染或其他病毒感染。因此,仅凭发烧症状难以确定是否为流感。建议家长在孩子出现发烧或其他呼吸道症状时,及时带孩子就医,通过医生的专业检查来确定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12、流感是自限性疾病吗?
感染流感,无并发症者病程呈自限性,流感的症状通常在5至7天内自然缓解,即使不进行任何医疗干预,大多数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也能自愈。
13、有流感症状都要去医疗机构检查治疗吗?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孕妇、肥胖、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以及症状持续加重的患者建议尽早到医院检查治疗。
14、感染流感后的并发症有哪些?
流感并发症中肺炎最为常见,其他并发症有神经系统损伤、心脏损伤、肌炎和横纹肌溶解、休克等。儿童流感并发喉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较成人多见。
15、哪些人群是流感重症的高风险人群?
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者、6至59月龄的儿童、孕妇,这几类人群罹患流感后出现重症的风险高。上述人群在流感流行季节出现发热时,要高度重视并及早就医,一旦考虑流感病毒感染要尽早抗病毒治疗。如无接种禁忌症,流感重症高风险人群应该在流感季来临前积极接种流感疫苗。
16、感染流感后会有后遗症吗?
绝大多数流感患者预后是良好的,不会出现后遗症。极少数本身体质较差、有基础疾病以及感染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可能合并病毒性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并发症,留下肺间质病变、肺纤维化等后遗症,也可能引起心功能不全等,但发生风险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