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灵璧县应急管理局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协同推进防灾减灾救灾等各项重点工作,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切实提升应急管理能力。截至目前,全县未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压紧压实安全监管责任。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坚持逢会必讲安全生产,将其提升至政治高度,今年以来累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安全生产工作17次。县委、县政府负责同志深入一线督导安全生产工作20次,其中主要领导督导19次,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二)纵深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灵璧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为主线,聚焦8大行动和31类专项整治。立足我县实际,常态化开展城镇燃气、道路交通、特种设备、建筑施工、消防、危化品、文旅等领域专项治理。截至5月底:全县排查重大事故隐患133处,整改122处,整改率92%;核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334人次;组织应急逃生演练370场次;检查电梯1515台,整改隐患75处,整改率96%;新增排查自建房1117处,发现并整改隐患114处,整改率100%。对存在重大隐患落实整改不到位的单位,立案处罚85起,罚款28.001万元,公布典型案例33起,形成有力震慑,全面提升本质安全。
(三)专项整治取得实效。一是严打非法小化工,排查企业57家,查处2家,罚款13.7万元;全覆盖检查加油站点63家,整改隐患81条;二是开展烟花爆竹专项行动,查缴违禁产品3800箱,刑事立案3起、行政处罚32起,罚款13.9万元;三是强化非煤矿山监管,督导宿州朝岳公司整改隐患6条。四是持续开展“保姆式”服务,聘请安全专家服务企业25家,排查隐患294处,持续施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推动10家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四)数字赋能提升监管效能。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深化“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完成电焊机“加芯赋码”数字化改造,专项排查粉尘涉爆企业3家,整治隐患9条;聚焦重点行业企业执法检查10家,发现隐患40条(含重大隐患1条)处罚1家,罚款1万元。
(五)筑牢防灾减灾救灾防线。一是健全风险隐患清单管理,动态管控防汛抗旱风险,及时发布预警并启动应急响应。二是强化“三网一员”管理,严格执行地震宏观观测点季度检查,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六进”活动。承办全市地震综合应急演练,获省、市领导高度认可。持续推进地震灾害预评估及预警站建设。三是完善救灾物资保障体系,现有库存物资24000件,价值430万元,与联华超市、盐业公司等单位签订代储协议。春节前夕发放冬春救助资金56万元,惠及群众2895人;迅速反应、有效应对5月份冰雹灾害;高考期间搭建应急帐篷100顶保障考生安全。
(六)多维拓展应急普法宣传。组织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主题活动,通过案例警示、短视频等形式深化安全宣传“五进”。联合中国矿业大学聘请国家级专家开展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积极参与安徽省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并荣获二等奖。累计印发宣传资料30余万份,覆盖群众17万余人,全面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意识和应急技能。
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情况
(一)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坚持理论学习常态化,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学习内容,上半年开展集中学习研讨6次、专题党课2堂。创新学习方式,依托“学习强国”等平台结合线下研讨,贯通理论教育与党性锻炼。强化思想政治教育,通过主题党日活动、参观红色基地、观看教育片等,传承红色基因,提升党员干部政治“三力”。
(二)夯实组织体系,提升基层效能。规范组织生活,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上半年召开党员大会10次、支委会6次、党课2堂,高质量开展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创新主题党日活动6次。严把党员教育管理,强化党章党规学习,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严格发展党员程序,规范党费收缴。创新支部工作,开展“党员先锋岗”活动,激励党员亮身份、做表率,增强凝聚力。
(三)深化正风肃纪,锤炼过硬作风。强化纪律教育,组织学习《纪律处分条例》,通过警示教育片、典型案例通报筑牢思想防线;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调研,明确群众事项办理时限,提升服务效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严明考勤纪律,整治慵懒散漫。推动廉政建设常态化,开展廉政谈话提醒,落实党务公开,排查重点岗位廉政风险点,完善监督机制。
(四)推动党建融合,赋能业务发展。围绕主责主业,推动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同部署,鼓励党员立足岗位创新,破解难点堵点问题。打造“党建+品牌”行动,结合安全生产、防汛抗旱等业务开展专项融合。组织党员深入社区志愿服务,参与普法宣传、环境整治,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关爱弱势群体,展现责任担当。
三、存在问题
(一)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仍需加强。一些生产经营单位,特别是“九小场所”(幼儿园、小医院、小商店、小餐饮场所、小旅馆、小歌舞娱乐场所、小网吧、小美容洗浴场所、小生产加工企业)因安全意识淡薄,缺乏科学规范的安全意识,安全措施不到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问题,而且人员密集,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二)行业领域监管责任抓得不实。执法“宽松软”现象依然存在,行业领域部门执法人员业务不熟,不懂安全技术、安全管理,不想查、不敢查、不会查,导致“无效检查”现象普遍存在。
(三)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不平衡不充分。有的部门对重大事故隐患判断标准掌握不全、存在学习不深、理解不够,导致信息填报不规范,部门重大隐患查不出,企业重大隐患自查少。
(四)全面深入推进安全监管执法改革迫在眉睫。县级安全监管执法人员人才缺、编制少、老龄化,与日益规范的安全生产监管执法工作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不能完全做到“活有人干、事有人管”。乡镇执法队伍仅有编制,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安全检查流于形式,“不会查、不想查、查不出”现象普遍存在。
四、2025年下半年工作谋划
(一)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针对全年人流车流物流变化、生产经营活动规律,以及极端天气多发等特点,持续深化畅通消防“生命通道”治理,加强烟花爆竹经营旺季安全检查,组织开展建筑施工“防火、防滑、防高坠、防冻、防坍塌、防触电”等专项治理,强化交通安全管理。紧盯重点行业和容易忽视的“小部位”,严格精准执法,强化指导帮扶,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
(二)全面从严治党与党建质量双提升。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加强政治建设。我们将继续深化理论学习,强化党员干部的纪律规矩意识,推动学习教育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党员信息库和管理制度,提升党员素质。正风肃纪工作将常态化,通过廉政教育和文化活动,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将严格执行党建工作责任制,确保党建质量与应急管理工作有效结合,为实现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三)全力做好防汛抗旱极端天气应对工作。坚持“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理念,压实防汛责任,强化河道防洪与在建工程防守,动态排查中小河流、险工险段、城乡易涝区、小型水库等风险隐患,严格执行值班值守和巡查抢护,及时预报预警、“临灾叫应”,确保度汛安全。
(四)强化事故灾害应对处置和舆情引导。加强值班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制度,密切关注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类网络舆情,强化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做好宣传引导,严格落实重大灾害事故和重要敏感突发事件1小时报送要求,提升首报时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