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灵璧县政府办 > 涉农补贴领域 >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 > 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信息分类: 内容分类: 支持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发文日期: 2025-06-19 09:57:07 生成日期: 2025-06-19 09:57:07
生效时间: 废止时间:
发布机构: 灵璧县政府办 文  号:
名  称: 2025年灵璧县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暨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词:

2025年灵璧县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暨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文章来源:灵璧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浏览量:发表时间:2025-06-19 09:57 责任编辑:农业农村局政务公开
字体大小:【    】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玉米单产提升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强化工作措施和主体带动,凸显大面积和整建制,推动单产提升上水平见实效,为粮食产量站稳在22亿斤以上提供有力支撑。现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锚定建设千亿斤江淮粮仓目标,以技术集成推广为抓手,紧盯关键农时、关键技术、关键要素,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优化技术路径,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引领和服务小农户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2025年,力争项目区玉米平均亩产提高510公斤、带动全县域粮食亩产提高2—3公斤。

突出区域协调,强化分类施策 聚焦全县域南北两大产区种植习惯,分区域明确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力机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落实措施。

突出关键技术,强化集成推广。聚焦共性关键技术,构建高产稳产耕作制度和周年协同高产模式。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应用,集成推广智能化、精准化关键技术和定制化、全程化、规范化高产模式。

突出要素整合,强化统筹协调。 加强日常联系和责任包保,推进形成齐抓共管工作格局,统筹整合项目资金向重点区域、重点主体斜,形成建基地、推技术、强农机、育主体的单产提升合力。

突出绿色高效,强化生态友好。 坚持产量品质并重、节本增效兼顾、生产生态结合,遴选推广食味好、品质优、专用化品种, 持续推进化肥农药科学施用减量增效。

二、技术路径

重点是“沟渠治理、培肥地力,深翻深松、精细整 地,气力播种、北斗辅助,大垄精播、合理密植,水肥一体、涵养保墒,适期晚收、低损收获”等,提高种植密度、壮苗均匀度、籽粒成熟度 。

良田上,因地制宜平整土地、合理布局田块,便于灌溉和田管。 针对潜在夏季高温和暴雨频发,重点加强灌溉节水和排涝能力,采用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适地建设排水沟,防止暴雨期田间积水。 推进水肥一体化发展,统筹实施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提高耕地基础地力。

良种上,筛选推广耐密植、抗倒伏、抗病虫及转基因玉米品种,力争全玉米种植密度在目前基础上每亩再增500株左右,循序渐进增密度。

良机上,普及推广液压翻转犁、深松机、驱动耙等耕整地机具,打破犁底层;加快气力式高性能播种机推广应用,配合保护性耕作推广免耕播种机,提高播种质量;推广高效低损联合收获机;推动现有农机加装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

良法上,因地制宜推广科学轮作、合理增密、水肥一体、浅埋滴灌、宽窄行播种、种肥同播、分期施肥、适期晚收等关键技术;加强玉米螟、草地贪夜蛾、南方锈病等病虫绿色综合防控。

整建制推进沟渠治理、免耕机播,等行距改宽窄行。加快推广中早熟紧凑型品种和气力式高性能播种机,集成推广水肥一体化、化控防倒、适期晚收等技术,防控玉米南方锈病。小区域示范推广转基因玉米品种,防控草地贪夜蛾。

三、重点任务

(一)找准问题瓶颈,解决关键问题。针对玉米密度偏低的现状,精选株型紧凑、耐密、抗逆品种,确定主推品种,播种密度增加至5000 -5500株每亩,构建密植高效群体。针对适播期降雨偏少,苗期易发渍害,大喇叭口期、吐丝散粉期易发高温干旱,秸秆还田量增加,依靠现有水浇条件难以实现迅速贴茬精播和保障苗全苗齐苗匀苗壮的现状,改大水漫灌为滴灌或雾喷,改种肥同播“一炮轰”为关键时期通过水肥一体化分别在播种期、大喇叭期、吐丝散粉期以及乳熟期进行四次以水滴肥,确保全生育期的水肥高效精准利用,实现节肥节水和单产提升的目标。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率先提单产服务带农户。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的作用,力争发动200个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带动约1000户小农户参与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覆盖播种面积约35万亩,实现“四个率先”。率先承担大面积单产提升。 引导发动粮油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大面积单产提升,指导各镇直接遴选支持一批种植规模适度、技术装备适宜、带动能力强的重点主体,落实关键技术,带动小农户提单产。率先面向小农户提供便利服务。支持各类服务主体聚焦关键薄弱环节特别是精量播种、机收减损等环节开展社会化服务。引导服务主体建设农事综合服务中心,拓展产前集中农资采购,产后仓储烘干加工等功能,重点为小农户提供综合服务。率先开展技术集成和模式展示。 探索建立重点主体与专家信息双向互推、与农技人员有效对接机制,鼓励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现场观摩、经验交流、技术培训等活动,推动关键技术和增产模式先试先用。率先展示单产提升成效。 加强粮油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聚焦服务粮油生产和小农户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宣传,展示单产提升作用成效。持续宣传典型案例,总结推广经验做法和有效模式。

()加强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强化优良品种筛选推介。 筛选推介一批耐密抗倒高产玉米新品种,帮助指导各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科学选择品种。 强化良种供应保障。及时发布种情信息,开展农民购种须知宣传,帮助农民正确选种购种,引导种子企业加强技术服务。强化种子质量提升。 落实新修订的禾谷类 (玉米、水稻、小麦)作物种子质量标准,以标准升级推动种子质量整体提升,推动实施种子认证,力争种子发芽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加大市场抽检力度,强化种子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违法行为,确保生产用种质量安全。

()强化集成技术普及推广 专家揭榜领办样板田。 县级农业农村部门组织专家领办示范田,开展高产新品种、高性能农机、高效新模式等技术装备展示应用。农技员进村包户联主体。 组织农技员进乡村、包农户、联主体,开展全要素技术集成、全环节农技培训、全周期指导服务。 单产提升大培训。 在春耕备耕、“三夏”生产等关键农时,针对粮油领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主体、种粮农民等,分作物、分季节、分区域开展单产提升专项培训。组织开展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培训月活动,对玉米整建制推进县实现培训全覆盖。

()推进主力机型配套升级。支持精量密植播种机、高效低损联合收割机等大面积单产提升所需的主力机型加快熟化定型和推广应用。补贴政策上,优化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推进“优机优补”“有进有出”落地实施,扎实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促进老旧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升级换代,提升在用机具性能。主体建设上,加快推进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和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建设,支持配强单产提升主力机型,提升农机作业服务能力,扩大先进适用机具应用面积。 机手培育上,加大农机手培训力度,提升农机维修保养、设备调试、田间操作、参数设置等技能。机收减损上,推广应用高效低损收获机械,引导农户适时择机精细收获, 确保丰收到手、颗粒归仓。

()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技术供给与集成推广。围绕大面积单产提升,开展玉米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重大引领性技术遴选推介。瞄准密植、精细整地、水肥高效利用、精准播种等技术集成应用,以品种农机农艺融合为目标,组装综合技术方案,依托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探索进行技术组装集成,以基地联系种植大户,带动普通农户。加强协同推广提升效能。充分发挥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服务功能,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项目为抓手,联合科研院校、 涉农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社会化市场化科技服务力量,协同开展先进适用技术成果推广应用。依托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农技推广 APP、直播平台、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进行新技术推广和问题咨询解答,丰富指导服务方式。 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扩面提速。以转基因玉米为重点,落实区域连片示范种植面积5万亩,探索推进县域内转基因玉米优良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结合试验示范,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扩面提质

()推进农业防灾减灾救灾 气象灾害上,加强部门会商, 强化监测预警,印发防灾减灾预案和技术意见。 病虫草害上,加强预测预报,重点抓好玉米南方锈病和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防控。提早下拨“一喷多促”防控资金,准备药剂药械,适时开展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力争病虫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强化农田沟渠修复整治。指导各镇全面开展农田沟渠修复整治。重点针对农田沟渠“缺、断、浅、堵”等问题,统筹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科学布局建设田间灌溉与排水设施,打通排灌堵点、断点,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和农田防洪排涝能力。修复整治要充分维护承包农户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开展田、土、水、路、 林、电、技、管综合治理,将建设重点放在田内,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整建制大面积单产攻坚。 以玉米单产提升工程项目为抓手,整建制推进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聚力打造万亩高产片、千亩示范方,率先集成推广“三主”(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融合。组织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通过奖补调动种植主体优化组织方式、应用先进技术的积极性,充分挖掘地种肥药各要素、耕种管收各环节增产潜力,培育一批粮油适度规模种植能手和高产典型。同时,落实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农业经营主体能力提升等政策项目,集中资源支持大面积单产提升。

四、资金使用与管理

(一)资金预算

根据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安排部署,补助资金220万元主要用于三个方面:

1、千亩方、万亩片及辐射区建设千亩方建设数量10个,对气力式精量播种+导航+开沟建设内容实施补助,采取先建后补的方式,向全县示范达标带动主体进行公开遴选,补助标准50元/亩,计50万元。万亩片建设数量2个,主要建设内容为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社会化服务等和推广生物育种玉米产业化等实施补助,其中根据落实面积据实优先对推广生物育种玉米产业化种子等进行补助,补助标准50元/亩;剩余资金用于另一个万亩高产创建片社会化服务等进行补助,项目区玉米比全县当年平均亩产提高510公斤2个万亩片补助资金合50万元。辐射区建设面积10万亩,主要建设内容为导航+开沟,在政府网站公开发布遴选公告、评审确定实施主体后,30-50米间隔开沟,播种前完成,拟补助标准10元/亩(0.5元/米),以农业大数据平台导出数据为支撑,对达标的实施主体进行补助,计100万元。

2、制作项目标识牌、观摩培训、验收、审计等费用对农业农村部门制作项目标识牌、组织专家开展技术指导、开展优质品种推广、新技术集成组装、瓶颈技术攻关培训及品种筛选测产、项目考核验收项目审计等方面给予适当补助,20万元

(二)资金管理

建立资金使用台账制度,加强资金监管,规范资金使用,严格资金使用范围,不得超范围支出,严禁挤占、挪用、截留项目资金,要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核查,确保专款专用。

、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整合农业农村系统力量,强化县镇联动,完善协调推进机制,集中力量、集聚资源,合力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走深走实,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工作格局。同时,县农业农村部门要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对接,争取各方面支持。

(二)强化整县推进。加强组织领导,扩大实施规模,强化示范带动,推进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强化工作调度,全程跟踪落实关键技术和重点任务,促进整县均衡增产。

(三)强化指导服务。 在关键农时及时派出工作组,开展指导服务,确保技术落实、任务落实。开展生产全过程全环节指导,切实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调动专家和农技员积极 性,坚持需求导向、深入生产一线、到田到户开展单产提升技术指导服务。

(四)强化总结引导。做好现场观摩、经验交流、典型示范等活动,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好模式好经验好做法。在关键农时季节和重大活动时,邀请媒体开展系列报道,营造良好氛围。

 

附件:2025年灵璧县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暨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方案

                                                                                             灵璧县农业农村局

                                                202565日

 

附件

灵璧县2025年绿色高产高效行动暨玉米单产提升

技术方案

 

一、优选耐密抗逆品种及高质量种子

坚持审定覆盖的原则,保证用种安全,根据区域气候特点,选择耐高温、抗南方锈病、抗茎腐病、抗穗腐病、耐密植(适宜密度5000株/亩以上)、抗倒伏的品种,在选用优良品种的基础上,选择发芽率高、活力强的种子,要求种子发芽率≧93%,同时必须为包衣种子。如迈新276、MY73、MC121、康农玉8009、C1210等 。

二、高质量处理前茬

坚持小麦联合收获机械加装秸秆粉碎抛撒装置,确保抛散均匀,无抛洒装置或抛洒不均匀地块要进行灭茬处理或适墒秸秆打捆离田,土壤含水量较高时杜绝秸秆打捆机进田作业,后期可选用带有清秸防堵装置的专用玉米播种机播种,防止播种时出现拥堵。

三、抢时抢墒精量机直播

小麦收获后根据天气和土壤墒情抢时抢墒集中板茬机直播,力争早播,我县玉米下限播期为6月25日,下限播期前若遇墒情不足应造墒播种或抢播后及时灌溉。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80厘米、窄行40厘米,选择气力式或指夹式精量播种机加装导航播种,精准控制行距、株距,“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五位一体作业,留苗密度为4800~5200株/亩,根据密度和墒情定播量,播种的籽粒数应比确定的适宜留苗密度多5%~10%,根据播量定株距。等深单粒播种,覆土深度3~5厘米,施肥深度10~15厘米,分层施肥,种肥距离10厘米以上,亩基施含氮量25%~28%玉米缓控释肥或玉米专用复合肥50~60千克/亩。采用滴灌的地块,可以在播种机上加装滴灌带铺设装置,一次完成播种、施肥、铺管作业。

四、机开沟降渍防涝

玉米播后苗前进行机开沟降渍防涝,根据田块情况灵活安排开沟方向及开沟数量,一般沟深20厘米,沟宽15~20厘米,确保三沟通畅。

五、及时防治苗期病虫草害

玉米播后芽前趁墒及时实施土壤封闭除草(播后2天内),选用96%精异丙甲草胺乳油等,根据土壤墒情调节用水量,封闭效果欠佳地块在玉米3~5叶期选用玉米专用苗后除草剂进行杂草防除,玉米苗期重点防治玉米根腐病、蓟马、甜菜夜蛾、草地贪夜蛾等病虫,选择高地隙植保机作业,在确保混用安全的情况下,除草剂可以与杀虫剂结合喷施,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控制用药量,注意避开高温干旱时段用药,防止产生药害。

六、水肥一体化合理调控

出苗10~15天后进行10天左右的蹲苗,促进玉米根系发育,进入拔节期后遇旱及时灌溉,注意防止“卡脖子旱”,玉米小喇叭口期(6~7片展叶期)视苗情追施尿素10~15千克/亩(使用缓释肥的可减量追肥),采用玉米中耕施肥机进行施肥培土一体化作业,在窄行中间深施追肥,注意以水调肥,大喇叭口期(11~12片展叶期)、抽雄扬花期结合植保作业每次喷施含氮量35%的液体氮肥0.5千克/亩。有条件的田块可采用自走式喷灌或管网式滴灌(微喷)等水肥一体化精量管理系统进行全生育期分次追肥。

七、精准化学控旺

结合天气条件和植株长势适时、适期、适情开展化学控旺防倒。对水肥条件好、生长过旺、种植密度大的玉米田块,在7~9片展开叶时喷施30%胺鲜乙烯利水剂、矮壮素等化控剂,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如遇后期可能持续高温干旱天气,要适当降低化控剂用量(减量30%~50%),采用喷雾机或植保无人机进行叶面均匀喷施,不可漏喷重喷。

八、中后期一喷多促

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抓住大喇叭口期、抽雄扬花期两个关键节点,重点防治玉米螟、草地贪夜蛾、南方锈病、茎腐病、穗腐病等,病害防治药剂选用18.7%丙环·嘧菌酯悬乳剂、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乳油、12.5%烯唑醇乳油、25%的戊唑醇乳油等,虫害防治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吡虫啉、噻虫嗪、甲维盐、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等,视病情发展连续防治1~2次,间隔7~10天,同时有针对性的加入芸苔素内酯、磷酸二氢钾等生长调节剂和叶面肥,防止后期早衰,采用热雾飞防技术和微雾滴冷雾飞防技术进行“套餐式”作业。

九、适期晚收机收烘干贮藏一体化

推迟收获8~15天,玉米苞叶枯松、乳线消失、黑粉层出现、水分低于28%以下时方可收获,为确保不影响下茬播种,应确保10月15日之前收获完毕,采用高性能、低破损联合收割机进行籽粒机收,有条件区域配套建设批式烘干设施进行烘干贮藏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