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县关于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的各项决策部署,扎实开展“强基础、补短板、铸安提质年”活动和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在重点时段、重大节日、重要点位开展督查检查,严格落实应急值班值守,较好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现将相关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深入开展“强基础、补短板、铸安提质年”活动。县安办以“强基础、补短板、铸安提质年”活动为主线,将整体行动细化为防控危险化学品领域重大风险、落实非煤矿山企业双重预防机制、深化建筑治违除患、压实消防“三个责任”、严格交通安全监管执法、推进工贸安全标准化建设和其他行业领域严责任、堵漏洞、强监管等7个专项行动。截至5月底,全县共成立检查组274个,督导检查单位1822家次,排查隐患2574处(条),已完成整改2497处(条),重大隐患4项,已整改1个,行政处罚189次,罚款139.47万元,停产整顿40家。
(二)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突出消防、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非煤矿山、危化品、工贸、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坚决消除安全生产死角、盲点。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强总理对宁夏银川烧烤店燃气爆炸事故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国家、省、市、县各级安全工作会议部署,县应急局联合县城管局、县市监局、县商务局、县消防救援大队等单位,针对餐饮行业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开展专项检查和政策宣传活动。截至目前,全县专项行动共成立检查组132个,排查隐患1021项,已完成整改942项,整改率92.26%,打击严重违法违规行为79起,停产整顿17家,警示约谈11家。
(三)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宣教活动。一是精心组织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5月7日上午在钟灵广场举办灵璧县2023年全国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仪式暨应急救援装备展示活动。现场向公众进行了海姆立克、心肺复苏、外伤止血包扎等常见急救措施演示。5月12日上午,县减灾救灾委成员单位在钟灵广场通过设展台、展板、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进行集中宣传,向现场群众普及各类常见灾害、灾难等应对防范措施以及防灾救灾、应急处置、自救互救等相关知识。各镇、开发区在辖区内同步开展现场宣传活动。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万余份,发放宣传纪念品1万余个,悬挂条幅100余条。同日,县应急局联合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开展了“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系列活动。组织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参观县防灾减灾科普馆,开展应急疏散演练和防灾减灾日科普讲座,现场赠送防灾减灾科普宣传册1000本。二是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5月31日上午,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鹏主持召开灵璧县“安全生产月”活动启动会议,安排部署全国第22个“安全月”系列活动。广泛宣传发动,积极动员全县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机关事业单位和本单位干部职工及社会公众参与“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网络知识竞赛答题,截至目前,我县知识竞赛总积分暂居全市第二。三是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开展宣传。线上通过与电信、移动、联通三大运营商合作,向全县推送安全生产、防灾减灾短信提醒2万余条,制作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的图文短视频1个,通过微信朋友圈推送达10万人次。依托社区、学校、企业、机关等平台,利用网站、微信、微博、抖音等媒介广泛宣传播放,普及各类安全生产常识、灾害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线下结合“走基层、防疫情、促发展、惠民生”工作和“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先后4次联系社区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共建、宣传活动,起到很好效果。
(四)全力做好信访维稳和应急值守工作。一是高度重视群众举报事项办理工作。严格落实县扫黑办、县平安办各项工作部署,安排专人办理群众反映各类事项。今年以来,县安办接省安办交办群众举报883件,截至目前已办结658件。受理“12345”群众举报30件,群众举报1件,均已办结,立案查处11起,共处罚金20.8313万元。二是坚决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严格按照规定执行领导干部在岗带班、关键岗位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强化应急准备,强化信息报送,全力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稳定环境。
(五)努力提升应急管理能力。一是组织开展预案修订和应急演练。修订印发了《灵璧县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进一步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4月27日县防办联合县水利局、县应急局、国资集团等单位在灵璧县北沱河汤桥闸举行了2023年度防汛抢险应急演练。5月16日上午县森防办组织县公安局、县林业局、县经信局、县气象局、县交通局、县发改委、县卫健委、县委宣传部等单位,在应急局会议室进行了森林防火预案桌面推演活动。今年以来,全县各单位、各镇(开发区)政府、中小学校广泛开展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消防灭火演练、防溺水演练、防灾减灾知识讲座等活动共50余场。二是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保障。为做好中央和省级自然灾害救助资金使用工作,印发了《灵璧县冬春救助工作实施方案》,制定了市级和县级冬春救助物资的分配方案,严格按规定程序组织开展2023年冬春救助物资发放工作,全县共发放棉被580床、棉大衣580件、空调被1360床,合计2520件。汛期来临前,利用中央自然灾害专项资金40万元,按程序采购防汛物资,做到有备无患,确保遇有突发情况能够“拉得出、用得上”。三是持续强化监测预报预警。根据省地震局要求,优化调整全县地震宏观观测点建设,在原有7个网点基础上,保留5个,调整1个,去掉1个,目前共6个观测网点,在全县境内沿郯庐断带均匀分布,确保地震宏观异常观测的及时、全面和有效性。密切监视天气形势和雨水汛情变化,加强与水利、气象部门的联合会商研判和信息共享。加强强降雨落区监测,及时发布预警 ,牢牢掌握防御主动权。今年以来共发布预警6个;通过“智能云信”向社会推送各类预警、提醒短信息2万余条。
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开展情况
(一)主动履职尽责,切实担负政治责任。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和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初应急管理工作目标,统筹考虑,融合推进。高度重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积极推进各项整改工作落实,截至目前,三个方面的36个问题,已完成整改30个,完成率83.33%,基本完成4个,正在推进2个;制定整改措施 69条,开展专项治理2个,制定完善制度3项,挽回经济损失11876.04元;开展批评教育、约谈17人次,顺利通过第一轮巡察整改工作验收。2月15日,局党委班子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从“六个带头”、政治生态修复专项治理“五个方面”及巡察整改“三个聚焦”等方面进行剖析检视,共查摆出33个问题和不足。领导班子透过问题表象,深刻剖析问题产生根源,从提高政治素养、强化担当作为、抓好统筹结合、抓好工作落实和强化服务意识等五个方面,明确了整改方向和工作措施,达到了预期目的。始终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委年度工作要点、党建工作责任制和党建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省、市、县委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专题研究春节和“两会”期间应急管理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扎实开展网络意识形态巡查和安全生产领域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持续健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长效制度机制,用活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小组研学等方式方法,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15篇。引导党员干部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与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和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重要论述贯通起来,持之以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做到思想上高度统一、认识上全面提高。
(二)推进反腐倡廉,着力深化标本兼治。局党委主要负责人带头落实各项规定,局班子其他成员切实担负起分管范围内反腐倡廉建设职责,严格履行“一岗双责”,确保了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局党委主要负责人与班子成员、各分管领导与分管股室之间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对责任范围、责任内容、责任追究、责任期限进行明确的界定,结合日常业务工作亲自研究布置、亲自推动落实,切实取得了实效。同时,积极开展各类专题学习,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13次,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调研检查,形成落实“两个责任”的共识,主要负责同志和班子成员分别签订主体责任书和监督责任书2份,切实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不断增强拒腐防变能力。
(三)压实主体责任,着力提升监督效能。认真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党委书记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班子其他成员按照“一岗双责”要求对分管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主要领导责任,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分管领导具体协调、各股室负责人具体负责的组织领导体系,以实际行动践行“一岗双责”。制定并印发《关于印发2003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细化工作项目,明确责任领导、牵头股室、具体任务和完成时限。认真落实《关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的实施意见(试行)》,明确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具体内容,确保责任对等、权责清晰、履责到位。按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相关要求,对局机关股室、局属事业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情况开展督查,促进责任落实。
(四)深化作风建设,着力锤炼过硬作风。强化全局执法人员廉洁从政意识,确保党风廉政入脑入心。抓好班子成员的廉洁自律工作,严肃工作纪律,坚决防止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严格执行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班子成员年度述职述廉制度。认真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省、市、县委和县纪委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及实施意见等,自觉远离用公款相互宴请问题。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公务接待、出差报销等制度。规范三公经费支出程序,强化监督检查,实行适时监控,定期公示,确保“三公”经费支出依法依规。三是健全监督网络,扩大监督效果,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由单位内延伸到单位外、由组织延伸到社会、由“八小时内”延伸到“八小时外”,构筑好安全防线和警界线,对党员干部的活动和行为做出规范,建立超前、管用、有约束力的监督制度,确保日常防范靠前、监督到位。
三、存在问题
(一)基层基础仍然薄弱。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仍然突出,安全生产领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八大特殊作业(吊装作业、动火作业、动土作业、断路作业、高处作业、设备检维修作业、盲板抽堵作业、受限空间作业)、小企业小作坊等重点行业安全管控仍不到位,交通、建筑等领域安全风险居高不下。
(二)执法队伍建设滞后。县镇两级、基层一线,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装备不足,科学支撑不够,实战经验匮乏。各镇(开发区)、各部门专职安全生产监管人员编制缺位,属地、行业监管流于形式。行政执法人员专业素质还有待提高,仍存在执法检查“宽松软”问题。
四、下半年工作谋划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这一战略布局,统筹抓好发展和安全,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织密织牢党政领导和部门监管责任体系,压紧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着力强基础、补短板,夯实筑牢安全生产根基。
(二)切实解决当前我县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安全基础薄弱、主体责任缺位、监督检查“宽松软”等问题,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及安全文化示范企业、社区创建工作。以高水平安全服务高质量发展,以实际工作成效践行“两个维护”,保护好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持续推动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推进清单式整改,点对点作战,定期盘点销号的工作要求,提升安全监管效能。强化重点行业领域事故防范。盯住事故易发的重点领域,加强行业监管,扎实开展隐患排查,确保问题隐患及时整改,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四)扎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立足"防大汛、抗大灾",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扎实做好持续集中强降雨防御工作,强化各职能部门间的会商研判和信息共享,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强力做好重要时段节点的安全保障工作。
(五)持续强化宣传培训,充分利用各类有利时机,采取多种方式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宣教“五进”活动(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切实提高全县人民安全生产、安全发展意识,切实提升人民群众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