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建设、施工、监理、起重设备安拆和混凝土生产企业,各相关单位:
根据《关于开展2023年第三季度建筑领域安全生产暨扬尘污染防治大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的要求,我局于2023年8月10日至8月16日,组织建管股、城建监察大队和建筑领域安全专家对主城区建设工程开展安全生产和扬尘防治工作大检查,现将检查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检查组本次共检查在建项目18个、混凝土搅拌站3家, 督促整改工程安全隐患和扬尘问题207条(其中安全隐患169条、扬尘问题38条),对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和管理不规范的11个项目下发限期整改通知书,对手续不全或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扬尘防治不达标的7个项目下发停工通知书;移交《执法建议书》11份。
检查的主要内容为: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情况、安全生产工作部署落实情况;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情况;施工现场关键岗位人员到岗履职情况;建筑起重机械使用和管理情况;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和工人实名制管理情况;工人安全教育、技术交底工作落实情况;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工作开展情况;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等。
二、存在问题
(一)市场行为
1、建设单位:建设单位首要责任落实不到位,个别项目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扬尘防治工作不重视,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缺少安全隐患检查材料,个别建设单位没有按规定及时支付安全生产费用、没有在合同中明确安全目标。
2、施工单位:一是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和扬尘防治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有的项目施工现场管理混乱,特种作业人员配备不足或持无效证件上岗;二是个别项目关键岗位人员长期不在岗或没有履行带班制度。三是施工现场关键岗位管理人员与任命文件不一致;四是企业安全生产“三级”培训教育流于形式,工人进场教育培训不到位,部分安全教育记录缺失,技术交底无针对性,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识过少;五是隐患排查整改不到位,没有严格执行安全隐患排查制度,不能对现场的隐患及时进行排查整改。
3、监理单位:部分工业项目未办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注册,擅自施工。部分监理项目负责人未到岗履职,安全监理职责履行不到位,未按规定履行变更手续,个别项目现场监理人员与任命文件严重不一致,有监理项目部关键岗位人员配备数量不足现象。部分项目没有结合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监理实施细则、危大工程施工时无旁站记录,没有按规定要求对分包单位资质、人员及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审核,对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审查不严。少部分监理单位对重点部位、重点工序实施旁站不到位,未按要求对项目进行巡视、平行检验。
(二)工程质量
1.工程资料方面问题:
(1)大部分项目未制定试件留置方案和试验计划。
(2)部分仪器检测证书过期。
(3)个别项目监理单位,未提供监理见证取样台账、平行检验记录等监理过程资料。有的施工单位,施工资料工程进度不同步,未提供图纸会审记录、回填土压实度实验报告和桩基施工资料等。
(4)资料和工程实际不吻合,有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监理规划无针对性,可操作性差。审批不符合要求,部分项目未编制地库降排水施工方案。
(5)有的工程阶段验收无记录,基槽、地基基础等隐蔽验收,有的没有验收结论、,分部验收记录设计、勘察单位未签字。
(6)部分工程监理单位提出的质量问题无回复,处理不及时,整改不到位。
2.工程实体方面问题:
(1)部分工程钢筋混凝土表面质量较差,出现蜂窝、麻面、夹渣、漏筋等质量通病及缺陷,部分混凝土后浇带先拆后撑,混凝土强度未达规范要求违规拆模。
(2)部分项目标准养护混凝土试块强度评定不合格,未处理。
(3)个别项目未提供混凝土拆模强度报告,现场已拆模。
(4)少部分项目同条件混凝土试块未按规范要求放置在相应楼层。
(5)砌体工程中组砌方法不正确,拉结筋漏放或者放置不规范,部分项目未按要求设置构造柱,砌体垂直度、平整度控制较差。有的项目窗台板及腰梁施工不符合要求。
(6)部分工程钢筋安装不符合规范要求,存在柱箍筋未加密、梁主筋直锚长度、楼梯钢筋锚固长度不符合要求,剪力墙钢筋跳扎、竖向钢筋间距过大、水平钢筋搭接长度不够,部分直螺纹连接、电渣压力焊不符合要求。
(7)个别项目外墙保温施工不规范,未按专项方案及相关规范要求施工。
(8)进场原材料及门窗复试频次不够且存在先施工后复试的现象。
(三)施工现场
1、危大工程管理不到位。建设单位未按要求组织监理、施工单位对危大工程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施工单位未按规定编制危大工程专项方案或方案针对性不强,未按要求进行交底和验收;监理单位未按要求编制危大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对施工单位专项施工方案审批把关不严,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巡视检查次数和深度不够,无危大工程旁站记录。
2、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一是模板支撑扫地杆、水平连杆不全、无剪刀撑;支撑立杆自由端伸出超长,整体稳定性较差,模板搭设周边防护不及时。二是脚手架。方案没有针对性,部分悬挑钢梁固定端长度不满足规范要求,安全通道、卸料平台等与外架连接,作业层防护不严且不规范,悬挑钢梁端部未设置卸荷钢丝绳,悬挑层封闭不严密,连墙件设置偏少,卸载钢丝绳设置不规范,有的无排水措施、无垫板,基础变形等问题。三是高处作业。部分项目未按要求编制高处作业专项方案,预防高处坠落安全措施未落实,建筑物首层、临边、洞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防护不规范且不严实,作业防护棚太小且搭设不规范,存在脚手架内立杆与建筑物间距过大未采取封闭防护措施;悬挑上料平台搭设不规范,无限载标识、无防护栏杆等。四是临时用电。未电线乱拉乱接,无专用开关箱,存在一箱多闸现象,不符合“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和“TN-S”接零保护要求;加工区开关设置不合理,个别箱体接零线断裂,重复接地缺失,配电房消防器材配备不齐全,无维保记录。五是起重机械设备。部分项目起重设备未履行安装告知手续、甚至未办理使用登记,且资料签字审批不全,技术交底资料缺失,施工现场起重机械维护管理不到位。司机室缺失灭火器,平衡臂护栏缺少固定装置,个别塔式起重机和施工升降机存在标准节螺栓松动、钢丝绳规格不符合要求、多处安全限位与保护装置失效等安全隐患。施工升降机:存在现场设备铭牌与实体不相符、防坠器超过有效标定期限未重新检测、吊笼围栏门机械锁损坏、施工升降机操作台急停开关无效等问题。六是有限空间。部分项目个别项目对有限空间辨识不清,未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安全管理、作业审批、应急救援等管理制度不健全,未设置有限空间警示标识,一线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七是消防安全。部分项目未认真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措施。个别项目存在消防设施设置不足、消防通道不畅等安全隐患。八是文明施工及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安全警示标志、标识设置不足,部分项目施工现场材料堆放混乱,脚手架、水平防护网上杂物过多,建筑垃圾未有效及时清理。部分开发企业对省级文明创建工作重视不够、整改进度缓慢、公益广告内容不规范、覆盖率偏低。
(四)扬尘污染防治
一是参建各方未落实主体责任。部分建设单位未严格落实扬尘防治首要责任,部分项目施工单位扬尘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未按规定制定扬尘防治方案、未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物资采购建立台账、未提供采购清单和采购发票等,监理单位未落实扬尘防治监管责任。二是“六个100%”落实不到位,堆土裸露,个别工地土方开挖后堆放在场地周围,长期裸露未采取覆盖等降尘措施,道路不能及时清扫,积尘严重;三是部分混凝土搅拌站没有严格落实市住建局“十五项内容”的要求,检查中发现安徽中泽建材有限公司现场污水、扬尘处置不到位。
(五)农民工工资管理
部分施工单位农民工工资发放管理不规范,工人实名制管理不规范,农民工工资发放记录、台账不规范,个别单位未提供农民工工资管理资料。
三、处理措施
1、通报表扬:鉴于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扬尘治理措施到位、农民工工资管理规范,通报表扬古运河畔施工单位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浙江东南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颐高书香华府二期施工单位中煤第七十二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中新创达咨询有限公司。
2、通报批评:由于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问题较为严重、安全生产措施落实不到位、农民工工资管理不规范,对尚东国际22#楼施工单位中戈建工集团安徽分公司、监理单位安徽淮海建设咨询有限公司;尚东中央花园三期施工单位安徽天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安徽淮海建设咨询有限公司;灵璧县中药材加工项目施工单位安徽明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安徽集亨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新型产业基地项目施工单位河南飞腾建筑有限公司、监理单位达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单位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安徽省招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提出通报批评。
3、记不良行为:由于项目部关键岗位人员长期不在岗或履职不到位,施工现场安全和扬尘存在隐患,整改不力,给予新型产业基地项目施工单位河南飞腾建筑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胡清亮、监理单位达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项目总监李军卫记不良行为一次,时限6个月;
四、下一步工作要求及工作措施
(一)扎实做好安全生产问题整改。各项目责任主体务必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按照要求将各类问题悉数整改到位,监理单位要认真履行监理责任,严格审查施工企业整改落实情况,对拒不整改的要及时报告建设单位,按时将整改情况以书面形式报我局建筑股(附整改前后图片),建管股将按照下发的责令整改通知书,加大对存在安全问题整改工作的项目监督力度,及时对整改完成项目进行复查验收,坚决消除各类建筑施工安全隐患,杜绝较大安全事故发生。
(二)加强生产安全事故预防管理。目前我县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各单位务必要警醒,施工现场加强生产安全事故预防管理。特别是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管理以及建筑起重机械、深基坑、脚手架等重点领域、关键部位的安全管控,严禁作业人员未经安全教育、技术交底合格,未进行安全防护措施上岗作业,要提高施工作业人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要进一步规范建筑起重机械安装、拆除和维保、使用等环节管理,强化作业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意识,规范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管理,坚决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三)加强施工现场文明管理。各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要强化责任意识,建立健全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体系,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加强施工现场文明管理,我局将对全县在建项目开展扬尘治理常态化检查,对施工现场扬尘污染防治措施落实不到位的项目,将进行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