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总体情况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灵璧县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领导作用,围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强化协调调度。全县4个有易地扶贫搬迁任务的镇,全部成立镇易地扶贫搬迁领导小组,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后续扶持工作。
二是夯实工作责任。县发改委、县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灵璧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2022年工作要点》,进一步夯实相关部门责任,加强沟通协调机制,形成工作合力。重点围绕稳定就业、完善安置点配套服务及后续扶持政策保障等方面推动政策落实落地。
三是开展动态监测。扎实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排查和化解。常态化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监测,重点监测就业,动态保障有就业意愿的劳动力均能就业。
四是促进搬迁户增收。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印发《灵璧县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计划》(灵振兴组〔2022〕10号), 坚持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任务,把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持续促进搬迁户增收。
二、财政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投入情况
2022年以来投入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补助资金1688.55万元。完善易地扶贫搬迁所在村的配套设施,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全面提高群众满意度。其中,韦集镇投入省级衔接资金99.7万元建设板桥2座和村级下水道;市级衔接资金843万元用于道路建设。杨疃镇对三个有易地搬迁户的村投入各类衔接资金53.108万元。游集镇投入专项资金26万余元进行张桥村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汪塘治理),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冯庙镇投入1.5万元进行安置区环境整治,投资136.1万元建设3条农村“四好”路,建设里程1.184公里;投资55万元建成生产桥6座,实施400万元利民沟污水治理项目,投资74.145万元整治汪溏11面56325平方米。
三、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激发搬迁群众自我发展能力情况
1.开展监测预警。把搬迁脱贫群众作为防止规模性返贫的重点区域、特殊群体,抓好防返贫事前预警、事中帮扶、事后跟踪。重点确保有劳动能力的家庭,至少有1名劳动力稳定就业。全面排查131户搬迁户,将1户纳入监测范围。
2.开展救助帮扶。131户搬迁户享受低保的179人,享受残疾人补助的65人,享受其他兜底保障措施7人。
3.开展招聘活动。结合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2022年以来,累计开展招聘会160余场次,发布就业岗位6000余个,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创业。
4.开发乡村公益岗。2022年以来,优化乡村公益岗开发,新增安置符合条件无法外出且未就业的搬迁脱贫人员10名。
5.发挥就业帮扶车间作用。2022年以来,安置签订劳务协议人员1名。
6.发放交通补贴。2022年以来,积极组织有外出务工意愿的搬迁群众外出务工,给18名搬迁脱贫人员发放跨省务工人员交通补贴。
7.开展就业技能培训。针对搬迁群众需求,制定培训计划,鼓励搬迁劳动力参加就业技能培训。
(二)拓宽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渠道情况
全县有劳动能力搬迁户124户,搬迁群众务工总人数181人,户均就业人数1.46人,实现1户至少1个劳动力务工,总务工情况与去年基本持平。
(三)大力培育发展安置点后续产业情况
积极实施产业扶持,以产业促发展,稳增收。游集镇游西村易地扶贫搬迁户享受到户资金2000元发展特色山羊养殖,现养殖山羊20只。张桥村集中安置区3户脱贫户申请小额信贷资金共13万元发展山羊养殖、食用油加工等产业。冯庙镇木谷村建设了灵璧县冯庙镇木谷村集中安置区甲鱼养殖基地项目,每年给村集体带来增收2.5万元。带动周边16户群众发展甲鱼养殖,已建成集中连片甲鱼养殖棚88个。2022年在冯庙镇木谷村集中安置区周边,共实施产业项目12个,项目总投资,490.64万元。发放产业贷1000万元,肉牛、生猪、蛋鸡、种蛋鸭养殖平稳发展,甲鱼养殖已突破100万只,实现搬迁户就近就业。
(四)提升安置社区治理水平情况
一是用好原有社区治理系统。我县安置点全部为本村本镇就近安置,社区服务中心、基层党组织和社区管理机构、社区服务体系、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警务室实现全覆盖。搬迁户全部稳定脱贫,实现稳定就业,全县无“安不下来、融不进去”。
二是用好社区服务中心。在易地扶贫搬迁村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人社、公安、民政、卫计等部门的便民服务窗口,为安置户和集中安置区全方位提供管护和服务。引导搬迁群众参与社区治理,逐步实现社区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用好乡村公益岗位。在集中安置点开发安置区管护公益岗位,不仅解决搬迁户就业,同时增加了管护人员责任心,管好安置区就是管好自家生活环境。
(五)提升完善安置点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情况
一是安置点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基本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附近周边设有超市、学校、文娱设施设备、卫生室,公共服务体系健全。全县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2公里内全部有公办幼儿园、小学、卫生室、老年活动中心,5公里内有初中、二级医院、养老院。安置区公共服务体系较为全面,确保每个搬迁群众享受优质的子女就学、看病就医、老年服务等公共服务待遇。
二是持续完善安置点配套设施。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由专人负责清扫安置区公共卫生,有效维护环境卫生整洁,2022年投入专项资金27.5万余元进行冯庙镇木谷村人居环境治理和游集镇张桥村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汪塘治理),大力建设美丽乡村。提升了易地搬迁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常态化开展消防安全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在冯庙镇木谷村新设置消防栓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