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领导向孩子们发放制作花灯笼磨具
9月14日下午3点,从灵璧县黄湾中心小学5(1)班列队走出40多名孩子,他们唱着歌迈着整齐的步伐,向黄湾镇文明实践所走去。
在镇文明实践所大门前,镇党委委员袁少春早就带领镇直单位志愿者在等候迎接孩子们的到来。刚进大门,孩子们就被志愿者、宿州好人、省最美文化人刘万广带领到好人馆里参观。刘万广详细向孩子们讲解中国好人李玉斗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安徽好人柯增华患上绝症肝癌晚期仍然坚守工作岗位、为群众送麦种累出大吐血的感人事迹。在宿州好人李恳照片前,刘万广详细介绍李恳勇救两名落水少年的事迹,当他把最后一个孩子顶上岸时,他自己沉下水,幸亏被过路人用棍棒救上来,并结合实际教育孩子要远离沟塘,不要下水洗澡。所有的孩子个个都被震撼了,都夸李恳叔叔是好人,都表示远离水塘。
志愿者辅导花灯笼制作方法
孩子们来到了三楼文明实践大讲堂里,宽大的电子屏上出现的“刘万广说理”中秋习俗宣讲会,吸引孩子的目光。宣传委员袁少春带领志愿者早就为孩子们准备好了丰盛的中秋节“礼品”,在每个桌子上放着制作灯笼小工具和磨具、月饼,一下子就把孩子的好奇心吸引过去,争先恐后抢座位、挣自作。
“孩子们,你们都看见月饼了吗,月饼的来历你们都可知道,在我们国家什么时间开始兴做月饼;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什么时间在民间流传开来;你们还听说八月十五用‘月饼起义’的故事吗,老人们都传说;八月十五杀‘达子’是怎么回事?”志愿者刘万广刚站上讲台提问,就把孩子们问得目瞪口呆,吸引孩子们特别都想先知道这些故事。立即使孩子们聚精会神、鸦雀无声。在场的几位小学老师称赞,这种能打开学生思维、吸引学生入神、提问故事的讲课,是我们教师也必须认真学习的,文明实践所里的大讲堂、名讲堂真是名不虚传。
孩子们个个都在认真制作花灯笼
一个个故事讲完了,一个个孩子也都笑了,便拿起月饼进行品尝,都说,这是从元代朱元璋传下的月饼,代代相传,越传越好吃,越做越精美。引发孩子们一片爽朗的笑声。一位老师向笔者说:“来到这实践所一时功,比在学校长知识,胜过少年宫。”
孩子们在展示自己的作品
这时候,镇宣传办公室人员和小学少年宫老师们,拿起花灯笼磨具,开始劳动实践活动,向孩子们传授制作灯笼的方法,要求大家互相帮助,互相教做技术,做好一个漂亮美丽的花灯笼带回家,在中秋节挂起来。全场又更加活跃起来,各人都慌忙拿起自己面前的道具进行制作。镇领导和志愿者都像老师、又像家长一样,把亲热的感情融入孩子们的心里。袁少春不仅要做好后勤保障,还到每排桌前指导孩子做灯笼,使孩子们都感受到她比妈妈、比老师都亲。大多数孩子在很短的时间内,依靠自己聪明智慧,把灯笼安装制作好了,举起手,挑起灯笼兴高采烈地向镇领导、老师缴“作业”。顿时,全场掌声、喝彩声、赞扬声持久不断。被表扬的孩子更是高兴的跳跃起来。两位小女孩来到袁少春面前说:谢谢你们,给我提供亲手制作花灯笼的好机会,这是我给爸爸妈妈中秋节送上的最好礼物,不仅要挂在家里,还要拍视频给远在外地打工不能回来的爸妈看看,看看女儿长大了,女儿会制作花灯笼了,要是想女儿就看看这花灯笼吧。说的全场都受感动,掌声和夸赞声起伏不断。同时,也在掌声中结束这场特别有意义的活动,送出告别了这些可爱的孩子……(孙娟娟)